抗性澱粉是什麼 ? 認識抗性澱粉的5種類型
抗性澱粉是什麼?認識抗性澱粉的5種類型
抗性澱粉(Resistant Starch, RS)是指直鏈澱粉含量比較高的澱粉,它是一種不能被小腸消化吸收、會進入大腸藉由腸道菌代謝分解的澱粉。它具有膳食纖維的功能性,對腸道健康、血糖控制等都有正面效益。根據其來源與結構,抗性澱粉可分為以下五類:
- RS1:存在於全穀類、豆類和種子中,因其結構而不易消化。
- RS2:存在於生香蕉、馬鈴薯和一些根莖類蔬菜中,經過烹煮後可轉變為可消化的澱粉。
- RS3:經過烹煮和冷卻的澱粉(如冷卻的馬鈴薯或米飯),形成抗性澱粉。
- RS4:經過化學改性以增強其抗性,通常用於加工食品中。
- RS5:經過澱粉與脂質共同加熱後形成,例如炒飯。
抗性澱粉的優點以及補充抗性澱粉的好處
抗性澱粉優點 1:GI 值較低
相較於一般澱粉,抗性澱粉不易分解,在消化道中被消化、吸收並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比較慢,屬於 GI 值較低的營養成分,因此提升飲食中抗性澱粉的比例,有助於穩定進食後的能量波動。
抗性澱粉優點 2:熱量低
一般澱粉每公克的熱量為 4 大卡,抗性澱粉則為 2.4~2.9 大卡。對正在執行體態管理,需要嚴格控管熱量攝取的人來說,選擇熱量密度較低的抗性澱粉,可以有效減少總熱量攝取,幫助維持健康體態。
抗性澱粉優點 3:延長飽足感
抗性澱粉不易消化,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時間比較長,因此相較於一般澱粉,進食後的飽足感會持續更久,而當人體長時間處於飽腹的狀態,就能有效減少食物攝取量,進而控制熱量攝取。
抗性澱粉優點 4:維持消化道機能
除了結構特殊,因此具有不易消化的特性之外,抗性澱粉也是益生元的一種,在消化道中作為益生菌的食物來源,能讓益生菌更加強壯且更容易定殖,促進菌叢生態平衡,維持健康的消化道機能。
抗性澱粉主要存在於以下食物中:
未成熟香蕉
未成熟的香蕉主要含有RS2(天然顆粒型抗性澱粉)的抗性澱粉,這種抗性澱粉存在於食物的天然形態中,例如生的馬鈴薯、未熟的香蕉,以及含高直鏈澱粉的玉米。 它們的結構使得它們在被消化前,無法被小腸完全分解。
豆類(如黑豆、紅豆、扁豆)
豆類中的抗性澱粉是一種有益健康的成分,這種澱粉在腸道中可以被益生菌發酵,能改善腸道健康、調節血糖並增加飽腹感。
全穀類(如燕麥、大麥)
未精製加工的全穀類,含有糠層及胚芽,除了營養價值高之外,也富含不易被消化吸收的膳食纖維,在抗性澱粉的分類上屬於 RS1(物理性包裹型抗性澱粉)。舉凡:糙米飯、蕎麥飯、燕麥片等,都含有豐富的抗性澱粉。
冷卻的米飯
煮熟後放涼的白飯富含 RS3(回凝型抗性澱粉),因此隔夜飯的抗性澱粉含量會比剛煮好的白飯更多,但隔夜飯的口感不佳,一般人不會長期食用。
根莖類蔬菜(如紅薯)
和山藥一樣都是富含抗性澱粉的根莖類食物,雖然不能生食,但煮熟、蒸熟之後放涼,RS3(回凝型抗性澱粉)的含量會顯著增加。
有意識的選擇抗性澱粉,為日常生活添加一點健康
抗性澱粉是一種對健康有益的膳食成分,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。選擇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,能有效促進腸道健康、穩定血糖和控制體重。抗性澱粉分為幾種類型,其中RS2主要存在於未成熟的香蕉、生馬鈴薯和生玉米等食物中。這些食物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纖維,還能作為益生菌的食物,促進腸道微生物的平衡。
有意識地選擇抗性澱粉,意味著在飲食中增加這些健康食材的攝取。例如,將青香蕉納入早餐,或在沙拉中添加生馬鈴薯片,都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。此外,將熟馬鈴薯或米飯冷卻後再食用,還能增加抗性澱粉的含量。透過這些選擇,我們不僅能享受美味,還能獲得更好的健康效益,讓飲食更加均衡與營養豐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