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嗎? 憂鬱症與腸道菌有關!

 

你知道嗎? 憂鬱症與腸道菌有關!

 

憂鬱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精神與行為障礙之一。根據統計,全球大約有3億人正受到憂鬱症的困擾,這不僅嚴重影響個人生活,也對家庭造成深遠影響。一般認為,憂鬱症主要來自遺傳與環境壓力的交互作用。不過,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,憂鬱症的成因可能和「腸道健康」密切相關!

 


 

什麼是腦腸軸?

 

腦腸軸(Gut-Brain Axis)是指腸道與大腦之間的雙向通訊系統,這一系統涉及神經、內分泌和免疫等多個生理機制。

 

舉例來說,神經傳訊方面,大腦與腸道之間有一條直接的高速通道──迷走神經,能快速傳遞腸道的各種訊息,例如發炎情況、腸道張力變化或是細菌代謝物,同時大腦也能指揮腸道進行分泌、蠕動等反應。

 

在荷爾蒙傳遞部分,大家熟知的「快樂荷爾蒙」血清素,其實有高達90%是在腸道中合成的!此外,腸道菌還能代謝出短鏈脂肪酸(SCFAs,如丁酸),這些物質具有抗發炎、促進神經修復的重要功能。

 


 

腸道菌如何影響憂鬱症?

 

腸道裡有上百兆個細菌,這些細菌不只是消化食物的,它們還會跟大腦「說話」,進而影響你的情緒,甚至讓你更容易得憂鬱症。主要是透過這幾種方式:

 

1. 腸道微生物群的影響

  • 腸道內的微生物群對人體健康有重要影響,包括情緒和心理健康。研究顯示,腸道微生物的失衡可能與憂鬱症的發展有關。
  • 腸道菌群可以影響大腦的神經傳遞物質,如血清素,這是一種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的化學物質。

 

2. ​​​​​​​腸腦軸

  • 腸腦軸是指腸道和大腦之間的雙向通訊系統。腸道的狀態可以影響大腦的功能,反之亦然。
  • 腸道健康問題(如腸易激綜合症、炎症性腸病等)可能會加劇憂鬱症的症狀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3. 炎症反應

  • 憂鬱症患者常常伴隨著身體的低度炎症。腸道的健康狀況與全身的炎症反應有關,腸道的炎症可能進一步影響情緒。
  • 研究發現,某些腸道細菌可以促進抗炎反應,從而可能改善憂鬱症的症狀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4. 飲食與情緒

  • 飲食習慣對腸道健康及情緒有直接影響。富含益生菌的食物(如優格、發酵食品)可能有助於改善腸道微生物的平衡,進而影響情緒。
  • 均衡的飲食可以減少憂鬱症的風險,而不健康的飲食(如高糖、高脂肪食物)則可能加重憂鬱症狀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5. 心理健康的整體觀

  • 憂鬱症的治療應該考慮到腸道健康,包括飲食調整和腸道微生物的管理。這種整體觀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。

​​​​​​​


 

改善腸道健康、幫助情緒穩定的生活方式

 

除了遵循醫師建議接受正規治療外,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,幫助腸道與情緒恢復平衡:

 

規律運動:運動能促進體內分泌「快樂激素」(如多巴胺、腦內啡),短暫改善情緒,同時也有助於腸道菌群健康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
多吃發酵食物:像優格、泡菜、味噌等富含益菌的食物,可以自然補充好菌,改善腸道生態。​​​​​​​

減少高糖高油加工食品:這類食物容易促使壞菌繁殖,破壞腸道平衡,建議盡量避免。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

補充益生菌:適當補充專業益生菌產品,能幫助提升益菌數量,穩定腸腦軸的健康運作。

 

憂鬱症與腸胃道之間的關係複雜且多層面,腸道微生物群、腸腦軸、炎症反應以及飲食習慣等因素都可能互相影響。進一步的研究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這一關係,並為憂鬱症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。

 

Added to Cart
Shopping Cart Updated
Network error, please try again!